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

爬梳行政院主計總處的人力資源調查統計,自2000年以來,臺灣 15 至 24 歲的平均失業率從未低於10%,不僅是各年齡層別中求職狀況最嚴峻的一群,失業率更是整體勞動人口的二至三倍。此外,根據勞動部108年發布的最新調查指出,青年起薪雖已突破22K窘境,但薪資漲幅遠不及物價上漲幅度,難以扭轉實質起薪停滯的現象,「青貧族」問題仍是無解。

有感於當代青年求職與薪資停滯的沉重困境,花旗基金會自2017年起即宣佈投資1億美元於「邁向成功之路計畫」,期待協助50萬名全球青年展望職涯,成功跨越就業挑戰。


其中花旗與得勝者教育協會等民間機構攜手推動的「邁向成功之路Pathways to Progress」計畫,至今已經陪伴超過1000位年輕人順利開展職涯,踏上夢想之路。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長暨發言人潘玲嬌表示,「邁向成功之路」計畫的核心價值,就是透過專家諮詢、科學量表、探索營隊等多元形式,陪伴青年一同成長,激發創意思維,也培養專業職能及領導力。


以得勝者教育協會的適性評測為例,即包含了職業興趣、工作風格、工作價值觀三個面向。職業興趣以特質區分不同的興趣取向,幫助新鮮人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;工作風格則分成成就導向、影響力導向、人際關係導向、獨立自主導向等六種特質,讓新鮮人能深入洞悉自己理想的工作環境;最後是工作價值觀,探討的是工作者在職涯發展中最重視的面向,如成就導向、上級支持、保障條件等六項,協助新鮮人釐清自己的職場價值排序。

「也許新鮮人很難一進公司就成為帶領團隊的經理人,但我們相信,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領導者。」潘玲嬌指出,領導力就是職涯的競爭力,涵蓋了自我管理、向上管理等不同面向:「這也是為甚麼我覺得得勝者教育協會的系統性分析,對年輕人幫助很大,因為在發掘領導潛能的過程之中,年輕朋友不只能深刻瞭解自身優勢、也更懂得如何表達自己,這就是在職涯舞台上發光發熱的開始」。

 

對青年的關懷不僅於此,花旗從金融專業出發、為年輕人打造的理財課程,更已經累積了超過10年的豐厚資源。比如與得勝者教育協會合作開設的理財課程,即以提升國中學生的財商智能為目標,從分辨「想要」或「需要」、培養記帳習慣開始,鍛鍊足以受用一輩子的財務規劃力。   

 

其中,得勝者教育協會在全國各學校推廣的「花旗財商教育兩階段課程」,至今累積超過6000位學生參與,不只幫助六成學生在課後開始養成記帳習慣,更有七成三的學生在課後開始累積人生第一筆存款,成效顯著。而在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及高雄等地舉辦的「財商親子營課程」,以主題戲劇、模擬人生理財體驗及財商課程等活動,協助參與者掌握記帳、儲蓄、投資概念,也提供實用的理財工具,其中,「親子共學課程」鼓勵家長與孩子一同設定家庭理財夢想,更打開了親子間的理財溝通之門。   

 

「我發現理財不是專屬爸媽的工作,身為孩子的我們也能拿紅包錢或零用錢到銀行定存,全家人有共同目標,關係更凝聚了!」台中林姓同學的課後回饋滿是興奮。家長也對於孩子的成長狀態有更多理解,如同財商親子營活動組的陳姓志工的分享:「以前認為國中時期的孩子有點叛逆,但這次實際看著學員拿著麥克風在大家面前分享對理財的看法,台風口條又好,真的很厲害呢!」   

 

彙整十逾年點滴累積的教育資源與成果,花旗在2017年盛大舉辦「理財嘉年華」,透過實體展覽、闖關遊戲、系列講座等,帶領全民一起領會理財的樂趣,更同步將資源在網路上全面開放,陪伴大家隨時隨地充實理財知識。展望下一個十年的來臨,潘玲嬌直言,花旗對未來始終充滿信心與使命:「我們期許自己是人才培育的搖籃,對的事情,花旗還會繼續做下去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