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動傳善循環,打造逆轉勝的契機

自2015年陳永泰公益信託創辦傳善獎以來,已有45家機構獲得這項被譽為「社福界米其林」的大獎所肯定,透過為期三年的穩定支持,期待能協助得獎機構創新、提升服務效能,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
有幸入圍第六屆得獎者之一的得勝者教育協會,本屆得獎企畫是擴大原有在校園端的品格教育基礎,進一步將服務範圍延伸到青少年所生活的社區和家庭中,整合資源建構社區中的正向支持系統,陪伴青少年從被動的受教者成長為願意參與社會服務的助人者,打造能一輩子帶著走的軟實力。


預防勝於治療,初級預防獲得肯定

觀察歷屆得獎機構,會發現傳善獎支持的機構類型相當廣泛,包含對身心障礙、偏鄉或高關懷兒少、老人長照或居家服務、弱勢或受害婦女等。然而在第六屆的得獎者中,從事兒少服務機構的參選比例明顯提升,而且這些從事初級預防、偏鄉服務、翻轉教育的機構也更加獲得肯定。

陳永泰公益信託專員蘇文儀分析,根據前幾屆得獎機構的合作經驗發現,社會安全網的架構中,較常接觸到的兒少團體都是接住最中下端高風險及司法更生的少年,然而機構所擁有的資源有限,無法所有孩子都接得住,近年來越發現初級預防單位的重要性,追究根源是要降低孩子往下掉的風險,等於要更積極的減少個案的產生。蘇文儀說:「如果孩子們沒辦法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,很可能一遇到問題就直接往下掉,像是出現輟學或自殺等偏差行為,甚至去傷害別人。」


擴大社福圈,產生社會影響力

雖然每屆傳善獎得主能獲得高達1,200萬的補助,然而社福機構所面臨新的挑戰是,未來該如何來填補這筆鉅額的經費缺口?陳永泰公益信託王景賢總幹事建議,「機構需要先思考自己的社福圈在哪,因為除了服務內容本身對受助者產生實質幫助,機構更需要有能力去連結政府、企業及大眾,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些專業服務的重要性。」

蘇文儀解釋,傳善獎審查歷經長達五個月的過程,委由公益團體自律聯盟逐步深入各機構了解服務的核心,同時也引導單位將專業服務濃縮為5分鐘的精華版,有技巧地秀出服務的亮點,也讓機構學會因應不同的溝通對象,提供客製化的內容,展現最吸引對方的部分。她也強調,組織創新過程需要各方各界不同的支持,因為許多社會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,機構的成長也不可能一夕養成,傳善獎給機構最大的彈性去創新、也不核銷經費給予最大的信任,做自己真正想做創新的服務,同時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組織的下一步,找出最適規模,才能永續經營,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力。


提升兒少公益參與,培訓一生受用的軟實力

蘇文儀分享,機構的成長需要契機,而傳善獎會是其中一個起點。除了透過經費補助支持社福機構,陳永泰公益信託更積極推動「人生逆轉勝」計畫,長期贊助社區課輔班,設立品學兼優的清寒兒少獎學金並培養其謀生技能。

她也表示,很期待能從第一線初級預防的得勝者身上,看到品格教育對兒少產生的正向影響力,讓更多孩子能獲得所需要的成長資源,培養傳善的概念,並且更願意主動參與社會服務,成為機構未來的生力軍,獲得一生受用的軟實力。

口述/蘇文儀(陳永泰公益信託專員)

文/曾秉常

(轉錄自:《得勝者雜誌》第9期,2021年5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