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升學考試和學習成績,是台灣教育與課室管理的基礎原則,然而隨著思維數位化、翻轉教育強調的互動教學,老師們除了在課堂上需要以更活潑的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,如何在不再以師為尊的氛圍下有效進行課室管理,成了讓老師們常常得腦筋急轉彎的議題。


2016七月份的豐盛品格國際大師講座,筆者從李寇納(Thomas Lickona, Ph.D.)博士的教學中獲益良多。在講座中,李寇納博士特別提到,作一個有品格的人,需要同時具備「成就品格」與「道德品格」。以本協會得勝課程為例,如何讓學生有效學習並將情緒管理、問題處理、人際互動等落實在現實生活上,是屬於「成就品格」的部分;但要如何達到有效的課室經營,使志工老師與學生維持良好的互動,就需要「道德品格」的訓練。


在李寇納的著作《品學兼優標竿學校》中提出,要達成以品格為本的課室經營,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「尊重」與「負責任」的態度,不能只靠老師單方面制定班規,還需要給予學生動機。例如,讓學生參與班規的討論就是很棒的一種方式,李寇納博士讓學生分別寫下「最想在班上看見的兩種正向行為」和「最不希望班上出現的兩種負向行為」,然後再以分組討論的方式互相發表意見,讓他們內心的想法有機會表達,同時也能學習成為好的聆聽者。此時老師本身也要在討論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反思,使學生在班規制定後願意盡最大的努力使自己融入其中。


因為,要讓品格教育發揮力量,必須同時具備「追求卓越的成就品格」及「追求德性的道德品格」。其中成就品格是以精進和熟練為導向、道德品格則是以關係為導向。在這其中,老師的身教顯得特別重要,因為有品格的人不只在乎自己,也會在乎別人可以同樣擁有好的品格,透過老師們的身教,學生也願意去幫助他人達到他們可以達到的最佳狀態。


除了理論的教導,他人的榜樣也是李寇納博士認為很重要的一環,能夠邀請不同職場的優秀人士到課堂跟學生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,就是個很棒的機會。例如筆者曾邀請內人——得勝者教育協會李玉珍主任與研發部團隊到系上,除了分享團隊在校園輔導青少年生命品格教育的經驗,也透過桌遊互動教學的方式跟同學們進行實際演練,如何透過桌遊建構學生從個人本位主義到學習彼此溝通的團隊意識,進而在追求勝利的成就品格中,導入注重人際協調的道德品格教育,進而將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道德品格,內化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。

無論教學環境如何變動,為人師者仍然有責任維持好品質的課室經營,透過「成就品格」的操練與「道德品格」的建立,不但學生能成為塑造班上良好品格的參與者,也使老師們能更有效融入推動孩子們成長的重要他人角色,透過李寇納博士的研究,我們也得以再一次突破以往教學的框架,學習更有效的課室經營藝術。

「品格決定命運」——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(Heraclitus)

「教育若要名副其實,品格必須是核心。」——存在主義哲學家、教育家馬丁‧布伯(Martin Buber)

 

 

 

 

 

文/吳庶深(得勝者教育協會常務理事、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