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∕戴秉珊(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、輔大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教師)
個世代都有其次文化,當年的五六年級,「成癮」的可能是「電視」和「漫畫」,曾經有多少父母擔心孩子會成為「電視兒童」,或躲在被子裡看漫畫?時至今日,當年的「瓊瑤劇」、「雲州大儒俠」布袋戲、「諸葛四郎」漫畫,還會讓你廢寢忘食嗎?也許不會!因為忙著成家、立業、照顧老小,當年的「成癮」已成回憶。
我們都曾是青少年,期待和同儕分享有趣的事物,一起打電動、看漫畫、討論布袋戲或偶像劇,如果透過這樣的眼光,來同理、看待我們的孩子,或許擔心、焦慮和衝突會少一點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2018年已將網路遊戲成癮(Gaming disorder)列為精神疾病,其定義為:「無法控制打電玩遊戲(失控),生活以此為先,忽略其他活動,甚至影響個人作息、家庭、學校、工作等(影響生活),且症狀持續至少12 個月(持續超過一年)」。
你的孩子完全符合這樣的定義嗎?還是他們只是在經歷這個時代的次文化呢?以下有幾個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個議題:
一、和孩子一起討論,了解認知差異
2018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發現,臺灣10-18歲的孩子,網路遊戲成癮率僅3.1%。多數孩子認為,網路只是休閒娛樂或人際互動的工具,僅少數因現實生活的困境,而逃避至網路世界裡。如果不放心,和孩子一起使用公視提供的國際標準版「網路成癮量表」來澄清現況,了解彼此的想法,並訂下合理的網路、遊戲使用規則。
二、看見孩子的現況,持續陪伴與支持
國內研究發現,網路成癮和個人特質、自尊、自我價值、人際互動、依附關係、父母教養類型有關。成癮,往往是內外在因素惡行循環下的結果,當孩子著迷於網路遊戲、網路社群(FB/IG等)時,您可以透過觀察,陪伴孩子找到成因,並支持他們一同面對。
- 內在因素
人終其一生都渴望被愛、被認同、被肯定,當我們無法感受、經歷這些經驗時,就會產生一些心理策略來保護自己,面對生活中的焦慮和衝突。因此,孩子對於網路的依賴,常和心理防衛機制有關。例如:透過補償作用(Compensation)來證明自己功課、人緣雖然不好,但遊戲玩得好;因認同作用(Identification)而模仿喜愛、崇拜的個人和團體;藉由幻想(Fantasy),在虛幻的世界裡,感受到成功與肯定。
- 外在因素
在生活上的人際衝突、課業壓力、志向目標和社會支持的缺乏,也是將孩子們推向網路世界的推手。面對外在環境,孩子需要人際互動的知能、挫折容忍力、找到自己的志趣和人生目標,這些都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培養和學習的議題。
未來十年、二十年,我們和下一代,還會面臨不同的「成癮」和「挑戰」,唯有豐足的心靈、持續的學習和愛人的能力,才能助我們脫離綑綁和誘惑,自在的享受網路、科技和3C產品帶來的便利和互動性。
(本文相關網路資源,請參閱「得勝者教育協會臉書」粉絲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