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屢屢面臨危機,如履薄冰,然而透過在這些危機中訓練出來的問題處理能力,王謙老師如今在得勝者教育協會與花旗基金會所推動的「青年就業發展計畫」擔任社會新鮮人的職涯導師。本文中他將跟讀者們分享,他如何協助兒女儲備職場就業力的故事。

亦師亦友的生命導師

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,我不但在升學和就業過程中屢遭挫折,為了多些時間陪伴孩子成長,也讓我必須放棄IBM海外高薪的工作機會,並面對中年失業的危機。所以在經歷過這些高峰與低谷的掙扎後,希望能透過自己的生命經驗和教育專業,以「生命導師」和「生涯教練」的角色來幫助年輕人。

「導師」(Mentoring)一詞源自於荷馬史詩《奧德賽》(Odyssey)。書中記載國王奧德修斯在出征特洛伊前,委託好友孟托(Mentor)擔任教養自己孩子的導師,後來「導師」遂被用來形容亦師亦友之師徒關係。「導師」所代表的也是教師、顧問、引導者、榜樣,甚至是尊長的角色。而「教練」(Coaching)則是於特定時程,給予受訓人員專業引導與建議的一對一訓練方式,以提升其專業能力與工作效能,通常是指有經驗的專業工作者。

床邊故事,開啟危機處理的想像力

我很珍惜陪伴孩子們的精心時刻,也常透過聊天過程中的引導反思,培養他們自我敘事的能力。因此當我問女兒,在她求職期間覺得爸爸對她有哪些幫助時,她回答:「其實不光是求職期間,對我而言最有幫助的,是您從小替我們培養面對問題挑戰時的態度,以及挫折時如何自我跨越及修復的能力。」

如同她所說的,在陪伴她從初入職場的生澀,到如今逐漸在工作上獨當一面,我觀察到女兒聚積生命能量所展現的成長樣貌,就像是一條奮力飛躍逆流的小魚(女兒的小名)。她回憶著,「記得從幼稚園開始,您每天都替我們說床邊故事。印象最深刻的是《北海小英雄》的冒險故事。每次只要講到主角小威遭遇危機時,您都會停下來,反問我和弟弟如果是小威的話,會怎麼做?」

她繼續說:「當時為了快點知道故事的後續,我和弟弟會絞盡腦汁替小威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。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都知道有些內容是爸爸臨時亂改編的,但是這種互動方式,逐漸養成我們面對問題時的思考解決能力。」

累積經驗和自信,勇敢面對挑戰

從國小開始,我每年都要他們填寫年度計畫表,把想要達成的目標,以及如何達標的計畫期程逐一列出。雖然孩子們都叫苦連天,但這也讓他們在無形中養成了目標設定、工作規畫與時間管理的習慣。所以在進入職場後,女兒也會回過頭來跟我說,「因為爸爸的訓練,讓我在日後面對專案管理工作時,在專業上更顯得遊刃有餘。」

從學校邁入競爭更為激烈的職場,年輕人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,必須獨立面對問題和挑戰。如果在這段過渡期能有正向的支持和引導,在求職過程中,他們會有更清楚的方向,也更能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累積經驗和自信,如同飛越逆流的魚兒般,勇敢前進。






文:王謙(資深企管顧問)